想要成為戲迷(主要是京劇)這個想法很令周圍的人不屑,“那京劇咿咿呀呀的有啥看頭”,喜歡京劇完全是半路出家。十多年前看過一篇小說《城市票友》(票友指業(yè)余戲曲演員),里面引用了兩段京劇,一段是《空城計》里諸葛亮的唱段:“我本是臥龍崗散淡的人……”其實諸葛亮根本不是什么散淡的人,我倒想成為散淡的人,可惜只能是俗世中的俗人一個;另一段只有一句,是《魚腸劍》中伍子胥的唱“一事無成兩鬢斑,嘆光陰一去不復(fù)返”,象說人到中年一事無成的我自己,才知道戲里竟有如此精辟的文章,直抵內(nèi)心深處,難怪有那么的人愛看戲。于是想到?jīng)]事時也應(yīng)該看看京劇,也特別想知道伍子胥后面嘆的是什么。
于是實在沒事時就看看戲曲頻道,當然得靜下心來、耐住性子,而且剛開始只能看字幕,只能一段一段地看。很長一段時間也沒遇見期待的伍子胥(那時還沒有互聯(lián)網(wǎng)),但是遇見了《野豬林》里滿腔悲憤、走投無路的林沖“往事縈懷難排遣,荒村沽酒慰愁煩……問蒼天何日里重揮三尺劍……”,還有《鎖麟囊》里經(jīng)歷人生大起大落后頓悟的薛湘靈“這也是老天爺一番教訓(xùn),她叫我收余恨,且吞聲,且自新……”看得多了慢慢也就聽明白了,所以有“生書熟戲”一說,更有人生如戲、戲如人生的說法。漸漸地看了一些全本的戲《將相和》、《春草闖堂》等,他們大多情節(jié)一波三折,內(nèi)容抑惡揚善,既是傳統(tǒng)文化的精髓,也是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。我尤其喜歡花臉和老生的唱段,感覺鼻音通透,鏗鏘有力,慷慨激昂,令人蕩氣回腸。讓我想起有人形容蘇軾的詞是“關(guān)西大漢彈徹銅琶,歌大江東去”。覺得藝術(shù)真的是相通的,培養(yǎng)一種愛好真好。
戲曲頻道看多了,也有點喜歡越劇。越劇唱詞清麗,曲調(diào)優(yōu)美,只是吳儂軟語更難懂。如果說京劇花臉、老生的唱段是豪放詞,越劇則象 柳永的詞,是“二八佳人執(zhí)黃牙板,唱楊柳岸曉風殘月”。有時候越劇的舞臺背景也設(shè)計得如詩如畫,盡展江南文化的唯美與豐厚。
我還有點喜歡京韻大鼓、蘇州評彈,通過戲曲頻道知道了中國共有二百八十多種地方戲曲,完全想不到。但是不太喜歡二人轉(zhuǎn)和評劇,或許是離得比較近,“沒有距離就沒有美”.希望當我年老時,可以閉著眼睛、打著拍子欣賞戲曲,一派怡然自得。
腫瘤內(nèi)科馮鐘范